【流媒體網】消息:2020年6月17-18日,由流媒體網主辦的第十九屆三晉論道暨中國IPTV/OTT智能視聽產業高峰論壇,在山西太原富力萬達文華酒店隆重舉行。當下的IPTV正經歷一場價值闖關,終端補貼叫停,規模紅利見頂,以及疫情的倒逼等,都意味著IPTV行業新拐點的到來。在17日下午在“視聽有界 大屏無界”的IPTV+論壇上,上海艾策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文泉發表了主題為《IPTV/OTT版權監測智能化探索》的演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今天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向大家分享一些我們艾策公司在視聽領域的研究和探索。
在分享之前,先向各位朋友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公司。我們艾策公司是一家專注在視覺分析領域里進行相關研究和探索的技術型公司。我們公司專門聯合了一些業內的資深專家成立了創新研究院。因為我們希望在這個細分領域里能不斷的產生一些新的技術、新的解決方案,能夠為視聽領域的同仁們提供一些新應用方式的改變和新運維模式的改變。因此借此機會,把我們艾策公司在近期關于智能化方面的一些技術跟大家做一下分享。
今天演講的主題聚焦在IPTV/OTT電視大屏領域里,怎么快速發現侵權相關問題。演講的提綱是這樣的,我會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進行相關版權技術研究的背景,然后會跟大家分享一下在這個領域里我們公司相關的技術成果,最后會跟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技術除了能在大屏領域可以用于版權監測之外,同時還能運用到其他哪些場景?
IPTV/OTT版權監測背景
IPTV已經發展了多年。在今年5月20日左右,據工信部的統計,全網IPTV用戶加在一起已經達到3億戶。很多專業的公司都基于內容方面做了很多的價值應用,內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們公司針對在電視大屏里怎么進行版權監測的這個問題,進行了很多的技術嘗試,在我們看來,因為IPTV電視大屏跟傳統互聯網有很大的區別。很多傳統互聯網的模式在大屏里不一定能夠復用。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IPTV系統里,無論是直播、點播、回看等這些相關業務,通常都是基于專網進行承載,這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經過多年的發展,電視領域內容越來越多,用海量內容來形容也不為過。這些內容不管是我們創造的,還是引入的,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在運營過程中會面臨極大的侵權風險。在這種海量內容的背景下,如果要去發現這些侵權有關的問題,其實有很大的技術難度。
第三,業務多變。我們和很多省的專家進行過溝通,尤其是在大的用戶群體之下,不管是上新的專區,還是做一些頁面調整或改版,業務的調整都非常頻繁。在這種多變的環境下,如果還要去想辦法在版權上進行快速的檢測,有很大的技術難度和技術壁壘。
而且IPTV每個省都不一樣,每個運營商也都不一樣,這種情況下,怎么去實現版權監測,也面臨很大的困難。在目前這種背景下,我們公司探索的側重點就是如何在多變的情況下,怎么去發現這種侵權行為,而且是快速的發現侵權行為。
艾策智能化版權監測的主要技術思路
剛才向大家介紹的是我們在電視屏領域進行版權監測技術探索的出發點。接下來跟各位朋友分享一下,我們探索出來的一些經驗。
<img data-cke-saved-src="/uploads/allimg/200618/0T0206138-2.png" src="/uploads/allimg/200618/0T0206138-2.png" style="border-width: 1px; border-style: solid; height: 449px; width: 800px;" 800"="">
這是我們基于電視大屏領域,進行版權監測的主要技術思路,第一,我們要想辦法獲取到視頻流;第二,視頻流獲取之后,進行解碼,抽取圖片;第三對圖片特征分析;第四利用AI模型進行識別;最后集中輸出識別結果。
這種技術路線,會涉及到幾個技術的難點需要去突破。首先,怎么實現在無侵入式的情況下獲取到視頻流;第二,在全網這么多視頻、這么多流的情況下,怎樣才能進行高速識別?同時包括相應的圖形分析技術以及AI分析模型。
接下來講一下版權監測實施的具體思路。在每個省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相關監測點的部署。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總部,對所有監測點的數據進行掃描、分析和識別。每個監測點都會部署專用的設備儀表,這些儀表里面植入自動化的模型,會進行自動化工作,識別結果最后會集中到總部的集中監測中心。假如說我們擁有的內容需要分發到全國各地,那么我們就可以在不需要去任何一個監測點的情況下,在總部就實現相關數據的采集和分析。相應的視頻處理中心、數據處理中心、數據分析中心、版權庫等等都可以部署在云端。這套機制既可以支持對直播數據進行侵權檢測,也可以對所有點播節目比如電影、電視劇、綜藝等等都可以進行侵權掃描。
艾策智能化版權監測的關鍵技術
我們具備的這種智能化版權監測能力,是基于早期對整個IPTV/OTT領域里建立的相關AI學習模型來完成的。大家如果要進行侵權檢測,只需要發起一個指令,我們就可以對全網進行掃描,這個全網可以是全國31個省份的任意省,任意的一個電視大屏,都可以進行侵權掃描。這個掃描能力依賴于我們艾策公司近年來不斷積累下來的,關于電視大屏的相關素材庫,以及一些已經完成訓練和學習的各種AI識別模型來完成,有了這些基礎,就可以對所有電視大屏的內容進行自動化分析。分析完畢就可以發現有沒有侵權行為。解決電視大屏版權監測的核心就在于我們積累的這些庫和模型。
不管是我們自己創作的內容,或者說是購買的內容,如果想要發現別人有沒有侵我的權,或者想發現我自己是否存在侵權行為,都可以通過這種智能化的侵權識別技術去完成。只需要發出一個指令,就可以觸發全國各地的監測點進行自動掃描,如果發現侵權,我們就會錄取證據,證據錄取之后就會上傳到云端。目前這種侵權掃描的技術有多種應用模式,其中有一種應用模式,可以實現在5分鐘之內對全國31個省所有電視大屏進行掃描,并提供掃描結果。
智能化版權檢測技術的應用方式及場景
接下來向大家分享一下這種智能化版權監測的應用方式。你只要導入片單,導入片單之后就可以對全網電視大屏進行掃描,掃描完之后進行畫面分析提取,最后就可以進行侵權結果查看。使用非常簡單。
關于這種技術的應用,其實它的核心特點有:首先,可以對全國31個省去進行版權監測;第二,可以對所有的電視大屏進行監測;第三,這種智能化的監測技術,跟運營商不需要有任何對接,就可以完成掃描和分析。這種技術特點就決定它不只是可以用在版權侵權上面。
目前我們的研究方向還主要在版權上,我們希望幫助我們的內容提供商、內容創造者保護自己的權益,能夠快速在電視大屏里用這種技術手段去發現問題。
版權監測智能化技術還可以應用到其他場景,比如說業務上線監播。行業里有很多內容的引入者和創造者,內容上線之后,需要分發給全國各地的用戶或者運營商。每次新業務上線就會跟每個省去確認和驗證,這個成本非常巨大,而且效果不能達到預期。我們這種技術,可以讓總部的人員對遠程任意一個電視大屏進行控制、調整和檢測。在總部就可以完成所有上線內容的確認和驗證,而且這個確認還可以自動化、智能化去做。這樣我們的新業務要發布到全國各地去上線的話,就可以快速進行業務可用性驗證了。
第二是業務下線確認,如果到期該下線了,或者想主動下線一些內容,是否下線成功通常沒有很好的確認手段。我們經常聽有一些朋友講,有個電影或者一個節目,版權到期了,希望在很多省份把它下線掉,通知了各省人員進行操作,最后卻發現有些始終沒有下線,這就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剛才說可以在5分鐘之內進行全國所有電視大屏的掃描,那么你的業務下線場景,也可以在5分鐘之內幫你確認好下線是否成功。
其他的應用場景,比如說EPG如果要做調整,不管是EPG的維護,升級或內容的改版,同樣可以通過智能化的校驗手段,對EPG上的各類業務進行智能化驗證,也可以對EPG是不是合規進行檢測,也可以應用在競品分析場景,比如其他先進的友商、運營商和省份,他做得很好,想跟他做一下借鑒和學習,有了這種技術之后,你就可以很方便地去了解他們的動態。也就是說,我們全網運營商、全網的電視大屏有任何的調整變化,我們都可以及時快速掃描出來,這樣我們就可以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對友商的情況做到了如指掌。因此我們這個智能化的技術除了可以實現快速的版權監測之外,還可以在更多的維護和運維場景里發揮巨大的價值。
今天我的演講就先到這里,這只是我們艾策公司在IPTV領域針對版權監測的一些智能化探索,我們艾策公司針對視頻領域還有更多的一些研究和創新,希望有機會能跟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一起繼續交流和分享。再次感謝大家的聆聽!謝謝大家!